列表页右侧
 > 资讯

“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云南行” 上海理工大学专场活动在昆圆满举行 共探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

发表时间:2025-08-01 来源:互联网

(通讯员 徐龙云)2025年7月27日上午,“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云南行”系列活动“大健康产业与云南发展——上海理工大学专场”活动在春城昆明成功举行,活动旨在聚焦云南省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搭建沪滇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深化双方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协同发展,为云南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探脉寻径”。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平生在活动现场

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李平生对上海理工大学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说,云南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和区位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次活动为云南与上海理工大学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架设了重要桥梁。期望与会专家为云南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智慧,推动更多合作成果落地。云南人社部门将持续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与各方携手,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云南经济迈上新台阶。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教授在致辞中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并感谢云南各界对上海理工大学发展的长期支持。他说,云南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发展成就斐然,“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云南招才引智的诚意与决心。朱新远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特别是在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丰硕成果。他表示,上海理工大学与云南渊源深厚,已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此次组织专家团队及校友企业来滇,将为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将学校的人才、科研优势与云南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为云南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朱新远在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举行了签约。上海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什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云南欧铂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技术转移平台有限公司就技术转让与人才柔性引进项目进行签约。作为沪滇两地深化大健康及相关产业合作的积极实践,标志着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转让与人才柔性引进项目签约开启合作新篇

在分享环节,上海理工大学智能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喻洪流教授以“智慧康养与照护机器人”为题作主旨分享。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又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以智慧型养老为方向的大健康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在行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与此同时,随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等IP的持续热潮,大量“银发族”涌入云南,云南大健康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喻洪流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康复工程学科的建设情况,深入分析了老龄化背景下护理员短缺将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与新趋势。他说,智慧康养的核心是智能康复问题,而智能康复工程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康复机器人,照护机器人将朝着多功能一体化发展。

因此,在大健康产业中,智慧康养与机器人的融合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方向,喻教授从康养辅助器械、情感陪护机器人、智慧化养老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智能康复工程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情况。

“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15.6%,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而在上海,这个数字是29.4%。因此上海很早就提出了‘9073’养老计划,也就是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养老院养老。这是养老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未来的智能康复养老机器人产品,将以家庭和社区为主要的应用场景。”

喻教授认为,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在康养,而康养的实质是老人的康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康复问题有一个定义——康复是针对出现健康状况的个体,优化其与环境相互过程中的功能发挥,并减少其功能障碍的一系列措施。老年人的养老照护,就属于康复的范畴。”

可变换形态的多功能护理床、通过毫米波雷达实现避障的轮椅、柔性助力外骨骼设备、非接触式健康监测、中医穴位按摩机器人……喻教授从产业应用层面出发,分别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康养技术研发团队在日常照护、医疗护理、智慧养老等方面的研发成果和前沿技术,令人耳目一新。

“在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医护人员存在缺口,康复设备的作用将非常大,所以康复设备产业一定是未来的大产业,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应对老龄化,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一方面的探索非常重要。”喻教授的发言收获了现场参与者的热烈掌声。

随后,上海理工大学跨学科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学典教授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科研”进展。他简述了上海理工大学发展历史、优势学科、办学现状,详细介绍了学校在跨学科研究、产教融合等领域的突出表现,重点介绍了学校依托行业优势、对接政府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情况及校医合作开展医工交叉科研情况。

圆桌交流凝聚共识

圆桌对话部分,上海理工大学智能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喻洪流教授,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道雨董事长,兴滇英才(医疗人才)、二级教授、云南省骨科质量控制中心熊鹰主任等嘉宾,围绕“智能康复、康复机器人及康复辅具”展开深入交流。嘉宾们结合云南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从产学研融合视角,就技术现状与突破、本土化适配挑战、成果转化路径、跨学科协作模式、基层医疗场景创新、人才与技术下沉等六个关键话题进行了精彩交流,碰撞出诸多建设性可落地执行的观点。“这次深度对话不仅是一次思想碰撞,更是云南大健康产业向智能化、普惠化转型的‘启动键’。”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田坤博士在主持圆桌对话时说,“我们期待以‘联盟’为桥、以‘计划’为帆,让更多智能康复技术扎根云南,惠及更多群众。”

深化沪滇协作 共绘产业蓝图

在签约、协作、交流、技术分享的浓浓氛围中,本次活动圆满划上句点。本次“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云南行”上海理工大学专场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近期“沪滇代表团”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领域深化互访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有效促进了云南与上海理工大学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精准对接,为云南引进高层次人才、加速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是沪滇两地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的具体行动。

相信在沪滇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彩云英才荟”等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两地合作将不断结出硕果,云南大健康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由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上海理工大学校友工作联络处承办,部分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二级教授等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人才代表、康养方面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上海理工及部分省外高校校友、社会公众等130多人参加活动。(徐龙云 文/图)

Copyright © 2024 燕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如果该内容涉及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230098551),我们将尽快处理!